「影评」《健听女孩》:配不配,取决于你怎么看
“真正的化学反应——人们相互连结、相互了解、相互关爱——是一种短暂的东西,导演无法凭空创造出来。”
——夏安·海德
手语什么的不比情话动人?
必须要说,这两年看了太多有关黑人、同性、女权等尖锐且正确的话题后,《健听女孩》恰似一股带着青春气息的海风,令人神清气爽。
虽然影片是改编自2014年的法国电影《贝利叶的一家》,相比于法国一贯的幽默、辛辣,诞生于美国的《健听女孩》更多了几分在家庭与梦想的拉扯中,普通人追梦路上的温情。
正如片名“CODA”是“聋哑成年人的孩子”(Child of Deaf Adults)的缩写。
在“听障”的大框架下,大部分电影创作者的思路无外乎是《声之形》里西宫硝子小时候遭到孩童们的霸凌,亦或是《水形物语》中女主不平等社会地位和待遇,我们产生的愤怒和怜悯都是来自外界施加的压力。但,听障人群内心世界的“波动”,要如何让观者感同身受呢?
于是,我们见到了本片最大的秘密武器——手语表演。
牧民变渔民,弟弟变哥哥,女主从初中变成高中,这是美版做出的改动
导演夏安·海德在筹备阶段的一大目的就是要改变聋哑人群给观众留下的固有印象,于是她大胆决定让真正的聋哑人出演,这是原作《贝利叶一家》所不具备的。
因为聋哑演员无法说话,动作该怎么安排,表情该如何呈现等等现实问题无疑让影片的拍摄难度陡增,毕竟用手语来传递角色的性格、脾气、情绪等确实会比较吃力。
饰演父亲的演员特洛伊·柯特瑟是首位斩获最佳男配角奖的听障演员
显然海德导演想要将手语的表现力最大化,那么聋哑演员的加入便成了《健听女孩》最大的加分项。
比如露比坐在车上给爸爸唱歌那段,爸爸用手去触摸露比的喉咙来感受女儿的“声音”;片尾露比在伯克利面试舞台上声情并茂的演唱。演员们真情流露的手语表达使影片让我们切实了解到这一群体的同时,更鼓励他们走出自己画下的“牢笼”。
无论出于何种考量,从《健听女孩》中的听障家庭到《驾驶我的车》中的哑女演员,本届奥斯卡对于听障人士的关注是空前的,用毛尖老师的话说,手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银幕话语权”。
当聋哑母亲和女儿在房间里“促膝长谈”,当哑女在片尾用翻飞的手打出柔美又坚定的台词,我们很少有如此么长时间看人打手语的机会,这种体验就像在观赏一部由即时性语言组成的外语片。
扮演妈妈的玛丽•玛特琳是迄今唯一的奥斯卡聋哑人影后
从他们丰富的表情和肢体中,所有可被声带传播的信息都被统合成一种语言,我希望这是构建更为多元的银幕话语的开端。
2500万和奥斯卡价值观
今年奥斯卡颁奖前,很多人不会想到获十二项提名的《犬之力》最终只拿到两个奖项。而《健听女孩》仅有的三项提名竟全部中的,其中就包括“最佳影片”。
而上一部提名不足四项却摘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还得追溯到1933年的《大饭店》。
《健听女孩》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流媒体电影
好莱坞作为全球第一的电影工业基地,一部电影想要拿奖,必定是兼具趣味性、艺术性、思想性,缺一不可。
何为思想性?以该片为例,作品想要表达的立意是:人与人之间首先需要学会尊重和理解,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和理解,不论是至亲还是陌生人。
但电影不是简单的说教,你要把思想立意,通过特有的、恰如其分的,最好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人物和故事作为载体,让观众自行体会和提炼出你的主题,这才可称之为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一个家庭,除了女儿,其余都是聋哑人,而女儿又怀揣音乐梦。
这算不算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呢?我觉得算。
这也是《健听女孩》被苹果公司愿意拿出创纪录的2500万美元买下全球发行权的理由。
都知道《健听女孩》是翻拍电影,但是翻拍不等同于复制,独创性的核心表达才是最值钱的。
假使编剧将聋哑一家改成哥哥和妹妹都是正常人,父母是聋哑人,再把妹妹追求的音乐改成体操或游泳,同时故事的后续发展有所不同,那这笔钱可以直接省了,但这样的大概率拿不到奥斯卡,因为你失去了一个好的故事内核。
从奥斯卡的历史来看,学院从未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翻拍电影。
马丁·斯科塞斯的《无间道风云》是最知名的翻拍获奖的最佳影片。其实2003年夺魁的《芝加哥》也是翻拍,而且是第三次翻拍。之前分别在20年代40年代拍过两次电影。
好莱坞超级巨片年代中的大哥大《宾虚》也是翻拍,原版是1925年的黑白默片。
《健听女孩》的成功与上述影片大抵相似。
片方看中了原版电影的故事内核,花高价买下版权,然后辅以本土化的改编和好莱坞高标准的工业制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达,同时又没有脱离现实生活,得了奥斯卡奖。
哪怕有诸多翻拍获奖的先例,本届奥斯卡依然招致巨大的质疑。
若从美国价值观的维度来看,奥斯卡似乎向来就很回避过于贴近艺术的姿态,它想给出的是让全球市场都满意的答案。尤其是90年代。
与其说本届奥斯卡为了政治正确不惜牺牲艺术性,不如说是那几年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精英化、奋进的美国形象和价值观正在试图作出改变。
因为奥斯卡也在近十年逐渐转变为一个由移民和多元文化组成,关注弱势群体的,渴望回归大众文化秩序象征的奖项。
可遗憾的是,所有关心电影的观众都证明了奥斯卡这些年的吃力不讨好。
2017年,《月光男孩》和《爱乐之城》的乌龙历历在目,2018年《水形物语》仍让许多影迷替《三块广告牌》喊冤,之后的《绿皮书》和《罗马》之争则更是让全世界直呼小金人只给对的不给好的。
引起争议的原因有很多,我没法一一剖析,但就当下无可否认的一点是:电影院在疫情肆虐下的没落,传播媒介的变化也让电影和电影体验的可替代性变得更多。
当时代的巨变落到这个全世界最受瞩目的电影颁奖礼的身上,就集中体现为奥斯卡该如何应对旧有世界文化秩序的瓦解以及寻找重建文化秩序的尝试。
从这个角度出发,《健听女孩》获奖的意义似乎就更好理解了。
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健听女孩》的视听不如《沙丘》、艺术性不如《犬之力》、剧作不如《驾驶我的车》,但这部电影踏踏实实地给你讲了一个社会边缘家庭如何在逆境中支撑彼此前行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它也代表了奥斯卡判断出的当下美国的价值观——现实很糟,但无论如何,梦想、责任和爱永远值得追求。
※参考:
「1」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们,声之形,水形物语,金属之声,贝利叶一家——残障弱势人群、听障题材电影以及这部《健听女孩》,达远,豆瓣,2022-01-05
「2」奥斯卡影片《健听女孩》小众故事讲出了大情怀,比较关心的两个点:1,是该片为什么会得奥斯卡最佳影片,2,作为翻拍电影,据说版权费为2500万美元,可谓给全世界上了一课,一个好故事到底值多少钱?,前瞻居士,豆瓣,2022-03-30
「3」从《健听女孩》到《驾驶我的车》:2022奥斯卡获奖影片中手语的“荧幕话语权” ,练习生(已在读,豆瓣,2022-04-07
往 期 精 彩